第23章
一时间教室里陷入安静。21
底下的学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让这位老教授只念了一个名字就停了下来,都有些好奇地等待着。
他们不熟悉朱培青,却眼见系主任对他的尊敬与推崇, 因而也在心中重视起来。
这位已经鬓生白发,其貌不扬的老人,会给他们讲一堂怎样的第一课呢
系主任也有点摸不着头脑,走上去轻声提醒, “老师”
朱培青目光在那女孩的脸上停留几秒, 终于慢慢重新垂落在花名册上, 点出下一个名字。
这年轻的女孩子, 胆子还真不小呢。
见他瞧她,竟毫不畏惧地将目光迎上来。
宁馥这位朱教授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呢我再仔细看看
朱培青点完了名, 将花名册放在手边, 掌心盖在上面,珍而重之地道“欢迎你们大家。”
“你们每一个都是好苗子, 国家正是需要你们的时候。“朱培青这节课并不讲专业知识,也不讲学科背景,他是来讲故事的。
他祖籍福建, 1923年生人, 青年时代正是战火连天的时候。
“那时候都号召捐资捐物支援抗战, 我年纪尚小,整日里幻想既然已有了大炮弹,可将那些侵略者的飞机打下来, 那为什么不能有飞得更远、个头更大的炮弹,一直飞到侵略者的老家去, 教他们闻之色变胆寒, 不敢来犯呢”
朱培青笑道“当时已有这种大家伙, 但我们的国家却没有。”
“你说,这怎么行”
祖国羸弱,他年幼时便立下志向,要学有所成,造这么个“大家伙“出来。
26岁留洋归来,新中国像母亲般张开怀抱迎接了朱培青。
他也将自己所有的光阴、才华、心血,奉献给了建造“大家伙“的事业。
国之利刃有一群铸剑人,而他只是其中的一个。
5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导弹。经过很多年的努力,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运往酒泉发射场。3月21日,导弹发射失败,后经认真总结,找到了问题症结。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导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74年,朱培青下放图拉嘎旗县中学,负责看大门。
他的工作不过是每天看看大门,扫扫垃圾,见有没用完纸就捡回他的小窝棚。
当地人谁也不知道这个整天乐呵呵的老头,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经两弹元勋手下的得力干将。
他是个乐天派,当了两年校工,第三年也兼任代课老师,三年里没有哪时哪刻,忘记自己是个航天人。
但这些他都没有讲。
辛酸苦痛,隐姓埋名,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他只讲火箭腾空而起时狂喜的热泪,讲弹道导弹掠过天空的呼啸嗡鸣,讲空空导弹命中目标时火光惊人的刺目
讲波澜壮阔,讲壮志凌云。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全都听得入迷,哪怕朱培青讲故事的方式平铺直叙,毫无夸张,更没有过度的修辞,但这平平淡淡的叙述,却让所有人从心底里涌出一股浑身汗毛直立的热流,冲刷过每一条血管,在胸膛中喷涌激荡。
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生在那个年代,要如何报效国家,如何以身许国。他们如何成为风起云涌之中的英雄人物,研制高精尖的导弹,形成战略威慑
朱培青看着这伙摩拳擦掌的年轻人,露出一个笑容,“国家在期待你们做出成绩。你们有没有信心“
底下众人齐声道“有“
朱培青乐呵呵地宣布下课。
系主任在他身旁,不无担忧地道“老师,一上来就给他们这样的鼓舞,行么“
现在让他们全都兴奋起来,成天幻想着自己建功立业做大英雄,往后这专业学习上的沟沟坎坎还多着呢,到时候一盆凉水接着一盆,只怕热情熄灭快啊。
朱培青笑道“他们都还年轻。倘若当年我和你讲,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无休止的计算、成堆的图纸、日日夜夜在发射场吃沙子,你可还愿意跟着我“
“初生牛犊不怕虎,怕的是平淡。“
系主任恍然大悟“您这是先把他们骗上了贼船,然后再“
朱培青淡淡看了自己这位口无遮拦的学生一眼,对方立即改口道“您说得对,倘若真的坚持不下来,也的确不是干我们这行的料。
“宁馥,你留一下。“
大家正要离开教室,系主任突然开口道。
宁馥认出他正是那天去自己家政审的老师之一,那个夸自己“彩衣娱亲”的。
“这个小宁同学呀,是我亲自上门去政审的,不但成绩出众,性格也活泼开朗,“系主任热情地给朱培青介绍宁馥,“肯定能成为班上的文艺骨干。”
系主任对自己挑中的好苗子很有信心,献宝一样地把宁馥叫到跟前,道“快来,朱教授想单独和你说两句呢。”
宁馥这会想起来了。
她同情地看了一眼系主任,深觉待会朱培青的话并不会让他高兴。
“文艺骨干她是声乐专业还是舞蹈专业”朱培青不咸不淡地道。
果然,来了。
可怜的系主任莫名被怼,心有不甘却又不敢顶嘴,只得讪讪道“是我不对。“
天知道他只是想强调下,在这一整个系快能拍出少林108罗汉的男学生里,有个优秀又活跃的女孩子是件好事嘛
委屈jg。
朱培青怼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转向宁馥时到还算温和,“我们又见面了。”
宁馥“朱教授好。我现在道歉还来得及吗”
朱培青饶有兴味地问“你错在哪”
错在不该瞎装逼
谁知道你个平平无奇的监考老师居然是未来的导弹发射研究第一人呢
宁馥老老实实,“错在不该口出狂言。”
朱培青笑了。
“你根本就不觉得自己错了。你只是担心,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是不是”
宁馥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一旁的系主任也看出不对来了,低声问“你们以前见过”
朱培青没回答他,只对宁馥道“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我不是凭一个第一印象就去判断人的人,更不会对你怎么样,我没有那样大的权利。只要你勤勉认真,通过你应该通过考试和答辩,总是能顺利毕业的。”
宁馥,老实巴交点点头。
朱培青语重心长地道“行了,没人会为难你,你要像你当时一样有自信才对。”
见他说完了,系主任赶紧摆摆手,“回宿舍去吧。”
宁馥走了。
朱培青扭头就对系主任道“以后所有的考试,她的卷子上你至少给我加一道附加题。”
系主任脸垮下来了,“没有这样办事的啊。”
朱培青笑眯眯的,“特事特办,你自己挑来的特殊人才,当然要特殊对待了。”
b城航空大学成立也只有二十余年,前身叫b城航空学院,后来由八所强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开始招研究生的高等院校,60年代时就已设立了航空核动力、航空工艺和工程物理、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等。
宁馥读的是实验班,又称飞行器设计制造与动力工程班,设在王牌院系内。顾名思义,他们即使飞行器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又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这实际上都算是两个专业了。
前者要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机构设计、总体设计、飞行器气动力估算、外形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实验力学、飞机维修没错还要会修飞机;后者要会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动力装置测试技术当然也少不了力学和机械原理。
总结来说,就是既要知道怎么制造导弹,又要知道怎么把导弹打出去。
这个班一共三十人,考进来前都经过了严格的政审流程,每一个都是学院的宝贝蛋。
这个领域,实在太需要人才了
70年,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71年,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75年,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79年,远程导弹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无数人在背后倾尽了心血。
从当年苏联专家全数撤走,到中国自己的科学家们起草关于人造卫星方案的报告,这个国家几乎是从地基开始建高楼,最后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宁馥,骨子里她喜欢投入到这样的事业之中。
在过往她穿越的许多个世界里,她无法带走任何纪念品,于是只好在那些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
于是有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甜品店;由她主演的经典电影;被她培养出来的天才。
只不过
甜品店是男主霸总投资的;电影是男二影帝搭戏的,天才天才本人是反派,后来把那个世界毁灭掉了。
不多提,提了都是泪。
这一次。
这一次她偏偏要走一条最难走的路,做最宏伟的事业。
这一次她策划给自己最浪漫的纪念品。
不为男主男配大反派。
而是为了祖国。
这纪念将是独属于她和这个国家之间的秘密。
想想都好开心诶
是那种抱着被子在床上滚来滚去,皮肤上和大脑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快乐地叫嚷的那种开心
于是403宿舍的其他人走进房间的时候,就看见一个裹着被子的人正在上铺来回固涌,像一只癫狂的大毛毛虫。
“同学,你没事吧”
有人小心翼翼地问。
过了半天,被子卷慢慢蠕动出一个人脑袋来,弱弱道“我没事”
宁馥看着站在地上正用奇怪目光望着她的三个人,半晌,“你们好”
今天,可真是形象崩塌的一天
b城航空大学的宿舍条件还不错,三张上下铺,一般住五个人,留出一张铺来放行李。
一张长桌,放在宿舍中央,可供大家看书学习吃饭和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