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晋江独发(1 / 2)

第22章

自从知道宁馥要回来了, 魏玉华就开始数着日子等。

离娇娇回来还有一周,先上供销社把布料子都扯好,现在b城女孩们最时兴的衣服样子也瞧好了, 先不做,等闺女回来再量量个,肯定是长高了

离娇娇回来还有三天, 凭证把过年才能买的什锦酥糖来上一斤

离娇娇回来还有一天, 把家里的肉票拿出来, 狠狠地割了两斤猪五花

菜还没挑, 要等娇娇回来那天现买, 现在有那家里有自留地的也悄悄卖点,更新鲜

宁博远冷眼看她花蝴蝶一样上下翻飞地折腾, 时不时地发出一两声冷哼。

他还生着气呢。

等宁馥回家来,第一件事就是狠狠教训她一顿,别想让他有什么好脸色

哪怕是小吴拍回来的电报上说宁馥考了全省状元也不能让他消气

长辈吃的盐比她吃的米都多, 她就是不听话、不省心

还说什么考了状元,考了状元怎么也不惦记着赶快回家怎么也不主动和家里报个喜

小吴也是,拍个电报抠抠搜搜,恨不能一个字能说清千言万语这种时候怎么想起节省来了

宁博远日日先把自己气个半死,再把自个关进书房里消气

消气的法子, 就是从抽屉里拿出半个月前小吴拍来的那封言简意赅的电报,一个字一个字仔仔细细地读上一遍。

喜 娇考试第一

翻译过来就是喜讯,娇娇高考考了第一名

宁博远觉得跟做梦似的。

他以为她是一颗注定营养不良的花骨朵, 没想到,居然蹭蹭地蹿成木棉树了。

去图拉嘎旗看她时, 难不成她说的都是真心话

“算来算去, 娇娇也该回来了。”

魏玉华喜滋滋地在日历上圈上一笔, 从一大早起就开始坐卧不安,隔上一时半刻,就忍不住跑出去到路口瞧一瞧。

中午饭点都过了两钟头了,接宁馥的车还没回来,魏玉华忍不住又出去看了一趟。

宁博远嘴上嫌弃她瞎操心,但其实桌上的饭菜他也没怎么动。

家里两层小楼,书房在二层,宁博远一贯是午休后要到书房去的,今天中午觉也没睡,书房也没进,就心神不宁地待在一楼。

终于听见门口有动静,宁馥她爸飞快地起身走到门廊,一把拉开门。

外头两个正要敲门的男人都是一愣。

“您好,请问是宁馥同学家么”打头一个年龄稍长的率先反应过来,问道。

宁博远一皱眉。

他在部队呆的久了,身上自有一股威严,“是。她还未回城,二位有什么事吗”

两个来客进了客厅坐下,先客气了两句,然后说明来意

“我们是航空大学的,这次过来,是要对宁馥同学进行政审。”

宁馥家住军区大院里,大院门前是个大上坡,一直下到坡下面才是大街。

魏玉华魏大夫在坡上来回转悠。

认识的人路过都忍不住问她,“大周末不在家歇着,在这儿转悠什么呢”

魏玉华平时多么文静内敛的一个人,此时见人就笑,露上下两排牙,那高兴劲儿能从头发梢里透出来,“我们娇娇要回来啦”

“哦”

那人仿佛明白了什么老宁两口子还是忍不住把他家闺女弄回城了。

害,为了这个孩子,老宁耿直磊落一辈子,到底还是求人去了。

魏玉华光顾着高兴呢,根本没注意人家那掺杂着同情的神色。

终于,小坡的尽头看见车了。

魏玉华一路迎上去,就见汽车停下,从车上跳下一个姑娘。

她穿军绿色不带肩章的棉衣棉裤,胳膊肘处有两块新打的补丁,穿厚羊皮靴子,略长的头发扎两个小辫儿,动作干净利索,那腿一撩就跳下来了,手一伸,把后座上放着的大背囊扛起来背上肩。

魏玉华一下有点不敢认,颤抖着嗓子,几秒种后才挤出声音

“娇娇,娇娇你回来啦”

那个姑娘转过头来瞧见她,一下就笑了。

她笑起来还是天真烂漫的样子,可走的时候脸颊上还带着点肥肉肉呢,现在全瘦没了。瘦的下颌骨线条都出来了。

这样好看。

但当妈的只想看自家闺女玉润珠圆。

“妈,我回来了。”

她走上前说道。

魏玉华抱住她,眼泪还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呢,手上已经把她身上几两肉都摸清楚了。

“娇娇啊,你可受罪了”她哽咽道,想到当年娇娇有多么不懂事,闹死闹活要离家去下乡,为了一个外人和她爸几乎翻了脸;想到娇娇一个还没成年的小丫头,独自一人到了大草原上,没人照顾没人心疼,还考上了大学,中间不知经历多少曲折苦痛

当妈的心如刀割,哭得停不下来。

宁馥不能瞧着她妈这么一直哭。

魏玉华泪眼朦胧地,就看她家姑娘突然放下背包,掏出一朵大红花顶在头上,又将一串干蘑菇围巾一样在脖子上绕了两圈,原地摆了个芭蕾的姿势,紧跟着远远跑开,挥舞垂下来的蘑菇扭起秧歌,嘴里大喊道

“妈妈你看我”

她欢跳着,朝魏玉华跑过来。

在母亲朦胧的视线里,只有那朵一跳一跳的大红花,如此热烈活泼,生命蓬勃。

魏玉华破涕为笑。

“刚回来,做什么怪”

宁馥来回几个大跳,笑嘻嘻地道“我高兴嘛。”

魏玉华瞪她一眼,抹掉眼泪。

“赶紧的,回家吃饭了”

宁馥“等等,妈,包你先拿着,还有东西呢。”

魏玉华一怔,娇娇离家的时候是悄悄跑的,东西拢共一个小背包,现在哪来的那么多行李

就见宁馥从后车座上一样一样往外搬东西,司机小吴也下来跟着帮忙,一边对魏玉华解释道“您呀,是不知道,小宁她在图拉嘎旗可有名了,那真是人见人爱”

魏玉华将信将疑。

她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性格脾气,她还不清楚

小吴笑道“您是没看见哪,我们走的时

候,老乡们一直送出好几里地去呢快赶上当年的乡亲们送红军了”

魏玉华看他们左一包山货右一筐皮子的,总算是信了,对小吴嘱咐道“你回去,把娇娇受欢迎的事好好跟老宁汇报汇报”

她丈夫比驴还倔,若是自家人说这话,他是一准不信的,须得小吴正正经经像汇报工作那样同他讲,他才可能听得进去。

小吴赶忙应下。

三个人走到家门口,正碰上两个航空大学的政审人员出来,宁博远在后面送,笑容可掬,半点没有往日的将军架子。

两个政审老师一瞧见宁馥,都是一愣。

还是年长的那个,或许是见过大场面,沉吟片刻,“这位就是宁馥同学么”

“真是真是别具一格。”另一位政审老师干巴巴地挤出一句“赞美”。

宁博远

他的目光落在宁馥头顶的大红花、脖子上的干蘑菇上。

这是在干什么

宁馥赶紧把头上的花摘下来,没地方放,只好拿在手里,“这个,这个是老乡们送的,我带回来当个纪念。”

魏玉华眼见宁博远那脸都黑了,赶紧帮女儿说话,“她是见我想她想得哭了,逗我高兴呢。还是小孩子脾气。”

政审老师赶紧搭台,“彩衣娱亲,彩衣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