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什么感觉”医生问。
宁馥左右转了转头, 感觉到眩晕退去,她在原地活动了一下肢体,“有点晕,不过在快速恢复的范围内。我的眼震程度也不高。”
医生
的确, 正常人的反应即使不发生呕吐, 也会短时间内产生晕眩和身体失衡的情况。
那些反应不强烈,或者恢复常态的速度较快的, 会被列为优秀。
像隔壁那个女生的状态就只能算是将将合格, 但那才是正常的反应。
而宁馥她只是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额头上渗了一点汗,从椅子上走下来的时候很明显, 她已经完全找回了平衡。
显示屏上记录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大夫的抽屉都是拉开的, 里头放的是准备好的呕吐袋。
但很显然, 这姑娘是用不上了。
后面还有不少项目。
包括脑电图检查、肌腱反射检查、神经科检查等等。
这些身体基本机能的检查后是模拟驾驶和体测。
旋椅室的赵晨医生在最后一名被测考生的单子上撕掉检测码之后伸了个懒腰,起身出门活动了一下, 才看到好几个检测人员站在模拟驾驶室外面。
在看热闹。
“看什么呢”赵晨也走过去。
一个同事兴致勃勃, 稍微让开身体, 让他从模拟驾驶室的单向玻璃处往里看。他们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里面的屏幕。
“已经击落一架了。”
同事说。
赵晨眨了眨眼睛, 过了两秒才反应过来
竟然给考生开了战斗模式
同事解释, 是脑电图那边先说这姑娘不是一般人,在双眼闭合接受灯光刺激的情况下, 她的脑电图几乎与现役男性飞行员脑电图的中的优质i型完全重合。
当前对脑电图功率谱的分析已经相对成熟, 计算机分型与飞行学员的成绩关系达到了非常的显著的水平。
同通俗一点的话来说, 就像修仙学武前都要摸摸根骨一样, 看骨相知天赋。
她就是那个会被大宗师大高手一眼相中的那个,俗称“天赋异禀”。
脑电图室的人给她记了通过,额外多备注了几行字。
半个小时后一通电话打过来, 模拟驾驶就给她多加了二十分钟。
前十分钟是正规项目,考生坐在模拟的飞机驾驶舱中,通过操纵杆控制升降和方向,双脚则踩在一对踏板上,作用是保持机身的平衡。
模拟视野就是飞行视野。
这一项考核主要测试的是考生的追踪平衡能力,同时,考生的身上也被连接了简单的检测仪器,会记录他们的心跳。
前十分钟平静无波,按照正规程序设计了一次颠簸,考生顺利度过。
第十一分钟,一旁的测试人员拿起通话器,对她道“武器控制系统是你左手边的按钮,请击落你视野中出现的敌机。”
视野中开始出现飞机,看起来像某种高度仿真的电子游戏。
很显然,女生是个游戏的高手。
在事实上逼近低烈度空战的情境下,她完全保持了飞行的稳定,并击中了全部三架敌机,甚至还在最后按照耳机中的指示,稳稳地执行了降落操作。
她“驾驶”的飞机,平滑而稳定地回归“地面”。
测试人员盯着屏幕上的心电图和测试数据。
只有一个明显的波峰,在她击落第一架“敌机”的时候。
在随后十五分钟的空战情境下,她的心跳,完全维持了最初的频率水平。
第一次试手的紧张和成功后的激动完全不会影响她,她像最老练最沉稳的猎手,在找到了规律后,高效地将目标转移到了下一个猎物。
在五分钟内,她完成了第一次猎杀,然后迅速地转变为老练的猎食者。
这不由得人不惊讶。
宁馥从模拟舱中退出来,不知道单向玻璃的另一头有一群在盯着她瞧新鲜的大夫,也不知道她的数据此时已经被传回了海航教学科,她甚至还有点忐忑,为自己用了将近二十分钟才“完成任务”。
“我通过了吗”女生问。
在她心里不是特别有底的时候,宁馥一般都是乖宝宝的样子。
这让测试人员都有点心生愧疚了。
他们给她的测试附加了本来不该存在的二十分钟模拟战斗,还不能告诉她。
一旁负责记录的白大褂语气温和极了,“你不要太担心,去进行下一个科目吧。”
他们是不能明确告诉考生是否被淘汰的,只有在一阶段检测科目结束后才能公布淘汰情况。
脑电图检测的淘汰率是35,而模拟仓驾驶的淘汰率则要更高一些。这一阶段下来,许多人就已经失去继续的资格了。
选拔基地开放三天,检测将近五千人,最终只有四百人左右,能成为通过定选的幸运儿。
这基地里乌泱泱一大群,看着好像个个平平无奇,但事实上,他们都已经是高考中遥遥领先同龄人的那一批佼佼者了。
只不过还要面临优中选优的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