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邱老爹气结, 原来是这么回事。
现在看来,很明显那个工作亲家原是给大女儿留着的。不然于凌怎么说让给500算是跟她买的
自家女儿在于家肯定被小姑子指着鼻子骂过了。
他想了一阵瞪了于承一眼道“我们还钱是我们还钱。你们要怎么补偿于凌,那你们自己说了算。这是两码事”
于承还是没出声, 算90他是不乐意的。
都给了600多了,还不知足啊
真要说起来, 那400他还没算利息呢。
从银行取的死期存款,之前一年的利息本来就亏了不少。
借了之后也没能存银行了, 还是在亏利息啊。
邱老爹便道“我还了50,还差350。”
于朵姐妹俩回到家,准备早早把午饭做来吃了。
然后高音喇叭里就传来播报新闻的声音新华社消息,今日我国正式与漂亮国建立外交关系。
虽然半个月前就发了联合公报, 但今天毕竟才是确信。
于朵、于凌和大院里的众人都忍不住仰头朝大喇叭看了过去。
于凌道“这世上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 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抗美援朝这才过去二十多年吧。
和漂亮国建交了。
反倒和之前一个阵营的毛熊国老大哥关系很僵。
就这会儿东北边境还各自陈兵百万对峙呢。
从1959年闹翻到如今1979年的元旦了, 也不知几时才能不这么对峙。
当年国家为了防备毛熊国南下,轰轰烈烈的搞大三线建设。
于爸爸还曾经去大西南支援过的。
于朵听到这个消息,心头对高老师给的工作更踏实了。
她要给高老师当助手,还要好好的学英语。
这是天赐的良机
12点多, 大杂院里各家都还在吃午饭。她们姐俩已经开始准备下午招待客人的事了。
就把做饭的小炉子拎出来摆在庭院里烧着开水。
等会儿人多, 要烧两壶开水放着。
然后在水池接水, 兑了些热水弄到不浸手,用丝瓜瓤洗刷红薯、土豆表皮。
馒头切了三个, 等会儿烤馒头片吃。
还有三个留着,如果有人要吃蒸的再说。
杨大妈看她们姐俩忙活, 还端了些花生出来, “我这儿有花生,给你们加一样。一会儿可以煮来吃。”
于朵笑道“谢谢杨大妈。”
回头她们吃好的,再给杨家送一碗就是了。
“不用客气”
等杨大妈回去了, 于凌道“你还挺讨大院里这些大妈喜欢的嘛。”
于朵道“嘴甜一点、手脚勤快一点就行了。”
说到这里想起二姐在哥嫂婚后回来,好像很激动、很气愤的把他们连同爸妈都给骂了一顿。
当时气得爸喊她滚,还说老子的东西愿意给谁就给谁,轮不到你来嚷嚷。
那也都是气话
不过两边当时真的闹得有点僵。
后来爸妈就不再按月给二姐寄十块钱和十斤粮票。
这个意思其实很清楚,要二姐低头嘛。
但二姐也是犟,硬是不肯说一句软话。
后来嫂子孕中需要补充营养,再然后小鹏出世需要贴补
慢慢的对二姐的贴补就真的断了。
于朵当时才几岁,看到这样的情形就逐渐形成了她的生存策略。
好女不吃眼前亏
孰是孰非,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多想无益
于朵就没有再说什么。
“二姐,以后都会好起来的。跟漂亮国都建交了,感觉现在已经到了大变的开端我真的觉得你去考大学是一条挺好的出路。上了大学就是人上人预订对我们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
77年恢复高考前,最好的出路是当兵和当工人。
当兵不是普通人家想去就能去的。
怎么也得军中有点人脉才行,要不然就是自身身体素质非常的过硬。
在什么大比武里展露了头角。
当工人也是一样。
工厂就那么多个,相对庞大的人口真的是供不应求。
他们家上一代还算不错,双职工家庭。
但高考,真的是只要有高中学历或者学力都可以去参加的。
于朵觉得这应该是一条能逆天改命的青云路。关键它公平啊,择优录取
当然,这也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
6左右的录取率,能考上的都是凤毛麟角。
但二姐现在也找不到工作,而且她还拿到了哥嫂承诺的补偿。
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复习备考。
与其等着有合适的工作,真不如去备考。
于凌想了想,“拿到钱再说吧,我回头和你姐夫商量一下。主要是太难考了,也得做好考不上的心理准备和打算。我不像你,离开学校没多久。”
如果大学好考,就不会有2000万人拖到知青回城的政策才能回来了。
知青里能考上的,大多在77年12月和78年7月这两次就考上大学回城了。
而且,听说考试的难度是在增加的。
她一个初中生,十年没摸过书本。想在千军万马里抢到一个录取名额谈何容易
于朵道“那要不你干脆和我一起去上高中”
她之前去地窖里拿了八个土豆、八个红薯,再有六个馒头,煮花生、瓜子,应该怎么都够了。
就是全都没吃午饭也够了。
于是洗好了就放好晾着。
炉子上的水正好开了,于朵转身灌了两壶开水。
然后继续掺水烧上,煮花生。
等花生也煮得差不多了。就暂时没有再加炭,把通风口也堵住了。
晚一点等人到了,再把老鹰茶放里头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