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过去了一个月,还是整日都有忙得。
江雨秋只觉得沈安着实辛苦,索性提议他们酒楼每月逢五便休息一日,当然,像是端午节、中秋节那种日子,是不打烊的。
金玉楼门口还专门挂了个木牌子专门告知那些食客这件事儿。
得知后,不少人都叫苦不迭,特别是镇上那些老饕,每日都得来他们酒楼吃点什么,荤菜贵了些,但卤鸡杂鸭杂那些味道好不说,价格还便宜,一碟子才二十个铜板。
他家就连清炒白菜都比别人家做得好吃。
更何况他家素菜便宜实惠,十几个铜板就是一大盘子。
然而再多人反对都没用,他们酒楼一个月能赚不少银子,自然是得让主厨休息休息的,哪有日日劳碌的日子已经渐渐好起来,一个月赚那么多银子,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七月底分账时,她家分得了三百两银子,朱元也有一百多两,心里别提多痛快。
这不,他们拿了银子,立即去买了辆马车。
他们挑中的不大不小,挤一挤能坐六人,四人便很宽敞了,这便花去一百两银子,江雨秋心疼得不行,原本还想把银子攒起来,买个大些的宅子呢。
还是沈安说,银子慢慢的总能攒起来,这马车却是实在。
更何况,他们赚了银子,这小院的租期还没到,岂不是浪费银子
这么一想,她心中才舒坦不少。
没几日便到了八月初四,明日便是逢五的日子,忙活一天可算有个盼头了。
江春桃他们租的地方就在杏林巷附近,他们四人便一同坐马车回去。
还别说,他们杏林巷离着金玉楼不算远,但也不近,走路快些也得一盏茶的时间。
早晨还好,一天忙下来,整个人已经累得不行,还得再走那么久,当真更累了。
没买马车的时候还好说,每日不就是那么过来的
可一买了马车,若是再让他们走回去,那是万万不可的。
这不,他们四人坐上马车,江雨秋便问“明日是逢五的日子,你们可有何打算”
江春桃道“那自然是回去瞧瞧我家宝儿,这两日也寻摸了合适的房子,下次再回去时,便将我娘与宝儿接过来。”
江雨秋可不想回桃花村,可待在家里实在闷得慌。
便与沈安说“明日我们去茶楼听书”
不等沈安回答,江春桃便笑着说,“哟,还去茶楼,没瞧见今日咱们关门时,那么多人都候着,说明日也想吃咱们金玉楼的菜,没准你们明日去茶楼就被这一大群人请回酒楼给他们做菜呢”
她这话虽是玩笑话,可江雨秋也不愿好容易得了空,又被人搅和了,还不如在家里头睡大觉呢
沈安道“明日我们去江州城。”
江雨秋心中一喜,不过又问道“那桥可是修好了”
沈安摇摇头,“左右不过是绕些路,估摸着一个多时辰便能到。”
说实话,路上来回花近三个时辰还是有些久,不过起早些也就还好。
今晚他们早早的就睡了,沈安也没折腾她,第二日可是要早起的。
虽说今日不用去酒楼做菜,夫妻二人还是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了,去厨房准备了些糕点、酱肉饼,准备路上饿了吃。
去省城对江雨秋来说,可算是“出远门”了。
天气倒是好,只是马车里头有些闷热,沈安在前头没什么感觉,马车里头却是有些闷热。
江雨秋索性将两边的帘子都掀起来,清风吹进来,别提多舒爽。
这乡间的景致也好,晴空万里,地里的庄稼这时候还没长成,可一阵风吹过去,那场面看着便让人心境辽阔。
再往前走些,便看见翻滚的江水。
说起来,他们往日里过来挑鱼的时候也见过,那会儿赶时间,哪有空欣赏这么些别致的景色。
早晨她起得有些早,没一会儿,马车摇摇晃晃,又吹着风,她便觉得有些乏,靠着软垫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他们已经到了江州城。
这会儿太阳挂的老高,已经有些热。
她隔着老远就瞧见江州城巍峨的城门,城门上那“江州城”三个字,苍劲有力,看着便给人一种庄严之感。
她上一世,虽说去过京城,可处处拘谨着,也没机会像今日这般好好逛。
他们找了一处地方将马车停下来,只需给人一些看管的费用即可。
省城与他们县城就是不一样,随便找家铺子,里头的装修便比镇上的好了不知道多少。
沈安道“我带你去买些胭脂水粉。”
江雨秋连忙将人拉住,“咱们永安镇也有,江州城的多贵啊”
沈安直接拉住她进了那家胭脂水粉。
一开始江雨秋还心疼钱,可没一会儿便被里头的脂粉香膏给迷住了。
说来也奇怪,原本他们夫妻二人还以为里头来的多是女子,谁知竟还有不少男子。
其中一个穿着白袍的读书人,瞧着一副君子端方的模样,他身旁那几人却是笑得神秘兮兮的。
“文竹兄,不给嫂子也买一盒我家娘子用了一盒,说是极好呢”
只是瞧着他这神色,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江雨秋便指着离他们远些的香膏说“夫君,我去那边瞧瞧。”
沈安点点头,“我帮你去看脂粉。”
却听见那几个人继续道“你可不知,这胭脂盒另有乾坤,只待用完”
说着,那人又是一副不可言说的表情。
沈安也猜到了些什么,便走了过去,也拿了一盒。
只看这盒子的外观,只是上头的花纹比旁的精致些,也看不出别的来,一盒却要一两银子。
他看方才那几人的模样,便猜出来,这盒子底下画的怕是一副江雨秋瞧见了会脸红的图。
沈安也不嫌贵,直接买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沈安安省城人真会玩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