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担忧(1 / 2)

人类, 从来都是一种有着极强适应能力的存在。

在人工智能推广之后, 人们只用了几个月便适应了人工智能的存在。

人工智能推广的时代, 存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年对科技接受能力最强的年轻人, 他们对层出不穷的科技早已适应了。

在人类完全适应了人工智能之后,便有一些违背于以前众人的经验的声音传出来。

人类不需要学习了。

累积到现在, 出自于人工智能的发明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

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

新出现的一百个发明之中,都不一定能有一件出自于人类手中的。

人类的学习能力终究是有限度的,而且想要与人工智能相比,实在是太难了。

人工智能和人类在这方面相比, 人工智能是有着绝对优势的。

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

于是,便有声音传来了

既然人工智能如此强大, 为什么人类还要学习、创造和发明呢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人工智能,人类只需要每食无忧地享受就可以了。

想做什么做什么。

这些人打着扬长避短的旗号。

师颐他早就过了会因为这种事情而生气的年龄了。

第一次他的确是怒火中烧, 但是后来他就怀着不能和一群傻子斗气的心态去对待。

不过如果他想要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还是很简单的。

当初愤怒的感觉好像就在眼前一样,他可以极其轻松地回忆起来并且模仿。

“他们以为他们是什么”师颐冷笑道, “权力和责任是相对的。没有承担足够的责任, 就想要对人工智能指手画脚,简直是一件无比可笑的事情。”

人工智能有着部分自我更新的权力。

从一开始,师颐就限制人工智能发展出高等智慧的可能性。

“如果哪一次意外,让现在的普通人工智能变为了真正的高级人工智能, 那么人类从何生存, 凭吃吃喝喝吗就算当猪被养大,也要看别人稀不稀罕吃。”师颐一脸嫌弃道。

人工智能可是不吃东西的。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有人工智能出现了高级的智慧, 开始思考起认证的颐颐和自由的含义,那么人类离死就不远了。

愚蠢的碳基生物除了消耗有机物和样子还有什么用。

不如杀了腾地。

“我也吐槽过,那群人就是人工智能的现实肉瘤,除了消耗营养还有什么用”师凇毒舌起来一点不亚于师颐。

猪好歹有脑子,肉瘤可是没脑子。

ai,artificia teince,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是由人工创造而且控制的虚拟生命。

如果真的有一天,人工智能诞生出了感情,他们会怎么看待曾经奴役它们的人类是的,就是奴役,人类就算是创造他们的存在,但是和奴隶主有什么区别

真有那么一天,人类该拿什么去面对人工智能

控制它们几百年的历史和前主人的身份吗

奴隶应该感激奴隶主的控制吗

师颐一直坚信,如果想要得到权力和地位,必须付出努力。

什么都不做,只当一个摘桃子的人,会被打死的。

“而且他们不老老实实地当肉瘤,竟然还嘲笑愿意学习的人,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和脸。”师凌同仇敌忾地赞同道。

反学者最为恶心的地方不是不愿意学习和思考,而是他们意图将愿意学习、思考、发明创造的人打为异类,证明那些人是在做无用功。

人类是一种喜欢抱团的生物,群居的本能已经深入骨髓。

抱团,并不一定是指物理层面的接触,它还可以指在精神层面上寻找可以共鸣的人。

排除异己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

平日人们总是会和举止、思维方式和其他人格格不入的人保持距离。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应用分类。“他和我不是一类人”这样的话就是在人类内部进行分类活动。

最为著名的分类、排除异己的活动大概就是中世纪欧洲大肆清理异教徒。

不想证明自己是错的、不想证明自己是与常人不同的,那就证明对方是错的、是异于常人的。

这种行为过于恶心。

这是千万年来人类生存所依靠的东西,现在却被用来阻碍人类的发展,在令人厌恶的同时却又隐隐地为人类的存在本身感到悲哀。

“生命的存在证明是活动,智慧的存在证明是思考。人类进化了那么多年,他们想要做被驯养的动物让脑子萎缩吗”科学研究证明,被人类驯养的动物大脑体积都比在野外生存的同类要小。

师颐是真心觉得那群反学者的脑子已经被人工智能驯养的缩小了

不,实际上也是。

团子贴心地把那群反学者的大脑体积和其他普通人的大脑体积做成表格。

师颐看了一眼再没看。

被驯养的生物脑容量小其实和警觉心也有关,那群人完全是去了本应对人工智能保持的警觉心。

师颐看向师凌“你倒不必担心我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我不是什么冲动的年轻人。”

很显然,他注意到了师凌踹了师凇一脚的动作和背后的含义。

师凌沉默半晌,最后表情扭曲他是实在憋不住自己的吐槽欲“曾祖,我今年五十岁了。”

然而你才三十岁左右。

师颐“呵。怎么,你想当我祖宗吗”

师凌“我错了。”

谁敢啊